证监会重磅发布
4月30日,证监会修改《科创属性评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指引》的发布,强化了衡量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成长性的关键指标,旨在进一步引导中介机构提高申报企业质量,推荐真正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强化衡量科研投入等关键指标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证监会修改了上述《指引》。
具体在修改内容方面,一是将《指引》第一条第一项“最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由“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调整为“累计在8000万元以上”;将第三项“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调整为“应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7项以上”;将第四项“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由“达到20%”调整为“达到25%”。
二是将第二条第五项“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合计50项以上”调整为“形成核心技术和应用于主营业务,并能够产业化的发明专利合计50项以上”。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指引》强化了衡量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成长性的关键指标,有利于更好发挥科创板促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的功能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促进申报企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早在2020年3月,证监会首次就发布实施《指引》。四年来,《指引》对市场各方明晰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坚守科创板板块定位,凸显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凸显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强化科创属性要求。
这要求科创板始终坚守板块定位,主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证监会表示,修改后的《指引》适度提高了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数量及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要求,旨在引导科创企业更加重视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申报企业质量进一步提升。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上交所抓好规则落地执行,坚守科创板板块定位,主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更好发挥科创板功能作用。
对北交所上市辅导监管进行系统规范
同日,证监会发布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申请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辅导监管指引,进一步优化北交所辅导监管工作。
证监会近日制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北京证券交易所类第1号: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申请在北京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辅导监管指引》,首次以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形式,对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层层递进”路径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监管进行系统规范。
《北交所辅导指引》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辅导监管与持续监管联动。二是强化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三是强化“关键少数”诚信合规。
同时,按照公平合理、成本相适的原则,《北交所辅导指引》还通过“三个结合”对北交所辅导监管工作做了“三个优化”:一是突出扶优限劣导向,将辅导监管与公司表现相结合,优化辅导期安排。二是平衡监管强度和成本,将辅导监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优化辅导监管方式。三是提升监管流程便利度,将辅导监管与优化服务相结合,优化证券市场知识测试流程。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