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保温杯”淡化海水、破解氨糖生产技术难题……华东理工大学斩获15项
东方网记者朱雯10月24日报道:10月23日,2023年度上海市科技大会暨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华东理工大学再次成为获奖大户,共有15项成果获得表彰。所获奖项中,华理作为牵头单位的项目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
基础研究新突破,石墨烯材料变身淡化海水“保温杯”
基础研究的突破和创新,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未来产业提供了创新支撑。华理此次获得上海科技奖励的项目,就有三分之二为自然科学奖类别,其中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
长期专注于水研究的物理学院方海平教授此次领衔项目“固液微观界面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获得上海自然科学一等奖。团队基于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膜层间距的基础研究,成功研发出一款实用化的石墨烯复合海水淡化膜,造出“保温杯”大小的便携式海水淡化器,可以作为救生设备,为入海者提供7天的淡水。此外,团队还在石墨烯表面观察到了一氯化钙二维晶体——未来,在晶体管、磁性装置、导电电极等研发以及在储氢、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上,它们都将大有用武之地。基础研究新突破,石墨烯材料变身淡化海水“保温杯”
对“水滴在水层上”的奇异现象进行理论预言,也是该获奖项目的重要成果。这一进展有望为发展既不沾污又减阻的材料提出新的设计思路,例如在船舶表面防污涂层、医用血管支架等领域的应用。
校企合作破解氨糖生产难题,为6亿骨关节炎患者带来福音
“企业行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华理此次获奖的多个项目,聚焦“大安全”“大健康”领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水平转化服务。
氨糖全球市场达百亿美元,我国产能占全球90%,但却存在着传统工艺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低、绿色化水平低等挑战,需要解决菌种合成效率不高、痕量关键杂质难以去除等技术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赵黎明教授领衔的项目“氨基葡萄糖全生物法高效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提出了全生物法制备氨糖的绿色技术路线,突破了氨糖传统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迄今,该项目授权发明专利27件,发表论文44篇,制定标准5件,并在6家企业实施了产业化应用,建成了万吨级氨糖绿色制造生产线,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球第一,为应用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全球近6亿骨关节炎患者带来福音。
信息技术赋能传统水泥业,助力企业打造智能工厂
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双引擎”。2023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上,信息学院获奖项目数量占全校的三分之一,为数字化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助力。
水泥工业是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由信息学院钟伟民教授领衔的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大型水泥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针对粉料制备以及物料烧成两大关键环节,提出了水泥生产过程智能优化调控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水泥企业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
自动控制、在线监测、智慧管理,智能化转型升级使传统水泥企业的生产模式逐步发生改变。未来,团队还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要求为突破口,融合绿色低碳生产工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水泥制造过程能量优化与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持续探索解锁“双碳”密码新路径。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