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品“牍”两千多年前的“人与自然”
国宝画重点丨从这里,品“牍”两千多年前的“人与自然”
两千多年前,我国西北的生态环境怎么样?汉代边塞有哪些野生动物出没?汉代人和动物如何相处?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让我们走进描摹历史细节的简牍“世界”,开启一段寻“简”之旅,品“牍”两千多年前的“人与自然”。
在西北出土的汉简中,频繁出现了松、榆、槐等树种的名称,甚至显示有不少当时的隧名和里名以树木命名。“隧”是边塞承担候望烽火的基层军事单位,“里”则为行政单位,类似于现代的乡村一级。
树木丰茂,水草亦丰。以汉代居延地区为例,也就是现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金塔一带,被认为是汉代边塞水产丰富之地。居延汉简中不仅出现了大量如“大司农茭”或“大农茭”等水生草本植物的记录,在相关的渔产资料中,甚至出现“载鱼五千头”等说法。
前方“野马出没”!居延汉简有关“野马”的记录是珍贵的生态史资料。居延“野马”简文很可能是世界上较早对于这一野生动物品种的文字记录之一。
除了野马、野骆驼,在汉代河西走廊地区出没较多的野生动物还有野驴、野鹿、黄羊等,家养动物则有马、牛、羊、驴、鸡、狗、猪等。这些动物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
面对如此丰富的“动物世界”,汉代人如何与它们相处呢?
在汉代,马匹是重要的生产、运输、军队战备资源,汉代人极其“尚马”,对马的分类、饲料供给、医疗措施、登记制度都有明确的管理机制。
这匹马名为“铁柱”,简牍中详尽记录了它的毛色、年龄、身高、性别、用途等,可见当时古人对它的严格管理和爱惜程度。此外还有追究马驹死亡相关人责任的简册,这些都是汉代人爱马、惜马的实例。
从汉简中得知,边塞戍卒常与动物相伴,闲暇时甚至在珍贵的简牍上“涂鸦”动物。虽然有的画得精细、有的画得粗糙,但都形象生动、可辨形状,也说明绘画者对动物的熟悉和喜爱。
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动植物环境,汉代人尊重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这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文书中,重点描述了不同节令时动物繁育的特点,并对如何实施有效保护做了详细规定。
对于官吏和民众是否有效落实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文书的相关规定,汉廷还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并写好标签、列清事实后入库存档。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穿梭千年,汉代人的生态治理智慧,与现代生态环境治理理念一脉相承。
监制:马维坤 胡国香 宋常青
终审:安涛 康丽琳
编辑:陈倩 赵露露 王艺霖
学术指导:
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 肖从礼
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助理馆员 李晶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甘肃分社
甘肃简牍博物馆
联合出品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